辽源为什么被称为“中国棉袜之乡”?

辽源 更新于:2025-06-08 02:56
  • 法监

    辽源被称为“中国棉袜之乡”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:
    1. "历史悠久":辽源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,早在清朝末年,辽源地区就有家庭作坊生产棉袜。
    2. "产业规模":辽源市拥有众多的棉袜生产企业,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规模。这些企业不仅生产普通棉袜,还生产各种功能袜,如运动袜、保暖袜等。
    3. "技术先进":辽源袜业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较大,引进了国际先进的袜机设备,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。
    4. "产品多样":辽源棉袜产品种类丰富,既有传统款式,也有时尚新颖的设计,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。
    5. "品牌效应":辽源袜业形成了多个知名品牌,如“辽源袜”、“辽源棉”等,这些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
    6. "产业链完整":辽源袜业形成了从原料采购、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的完整产业链,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    综上所述,辽源之所以被称为“中国棉袜之乡”,是因为其拥有悠久的历史、先进的产业规模、丰富的产品种类、强大的品牌效应和完整的产业链。

    举报
  • 吉庆人家226

    126万平方米园区内,706户企业,2.6万台袜机,5万多从业者齐聚一堂。一栋栋大楼高耸矗立,一个个车间接连相伴,一台台袜机飞速运转,一辆辆物流运输车如织穿梭,人气爆棚,是目前辽源袜业的真实写照。

    今年1至8月,坐落在辽源市经济开发区的东北袜业工业园创造产值60亿元,销售收入正以30%的速度递增。中国棉袜,辽源制造!这是辽源袜业的发展目标。响亮的口号中,吞吐出的是辽源袜业发展的底气和雄心。

    创业之初,质疑之声袭来:“一双袜子才卖几块钱,能成啥大气候?”“煤炭资源枯竭,上万矿工下岗,靠织袜子能解决多少人就业?”时至今日,惊喜之情四起:小棉袜如何做成了大产业?“一个产业园能创造十来万就业岗位,简直不可思议!”

    早在解放前,辽源就出现了生产袜子的手工作坊;上世纪60年代,辽源从上海、江浙一带引进了一大批技术工人和先进工艺,一时间,化纤、丝绸、棉织、袜业等轻工纺织品在全国小有名气,曾被誉为“东北小上海”。

    小小袜子能否承担起发展接续产业的重担?辽源市的决策者上下求索——小小棉袜,凝结着半个世纪的产业积累、几代技术工人的智慧和汗水、根深蒂固的产业情感和政府对政策的把握能力,就此放弃,那将是辽源人挥之不去、无法挽回的遗憾。与其作茧自缚,不如破茧重生。从“旧包袱”中抖出新财富,重现“辽源袜业”的辉煌。

    2005年,辽源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。同年8月,东北袜业工业园破土动工。纺织袜业作为六个接续产业之一,迈向集群发展的新征程。

    一台台排列整齐的织袜机高速运行,梭子上各色纱线不时转动。织造踝口、袜跟、袜身、袜尖、剪线,只需30秒就显现出袜子的基本雏形,再经过缝头、检配、定型等专业流水线,就进入了最后的打包环节。

    在阿迪达斯工厂织造车间,一排排袜机开足马力,争分夺秒,一天就能织出上万双足球运动袜。“这些袜子都是为欧洲、美国、加拿大职业足球队量身打造的,每双袜子上都有球队标识。如果贝克汉姆还在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踢球,他穿的就是辽源袜子。”李大海厂长不无自豪地说。

    好马配好鞍。一流的袜子产自一流的袜机,车间里的设备大多是意大利原装进口,是国际上一流的机器。小袜子如何做成大产业?93.78%的开机率,不绝于耳的机器轰鸣声,答案尽在东北袜业工业园。

    “零成本创业”一举三得

    2009年,东北袜业工业园再次特立独行,针对大学生搞起了“零成本创业”。对于此举,许多人投了反对票,原因一是园区成本负担加重,二是认为织袜技术含量低,不需要大学生那么高的素质,三是送钱加盟的企业众多,没必要搞这个“零成本”。

    田中君力排众议,眼光放得高、看得远:“企业不单要看经济效益,更要注重社会效益。没有人才,谈何创新?不实施人才战略,企业就是死路一条。如何吸引合作伙伴?就是要让他们觉得钱好赚,而且还能多赚。”“零成本创业”实施以来,园区是一举三得。

    当年的孙迪,是园区的第二批大学生创业者。2009年从中原工程学院纺织专业毕业后,他从老家吉林市空着手来到辽源。10台袜机免租金,另送10万元启动资金,厂房、培训、水电费等一律免费,孙迪一干就是6年。如今,他自己拥有65台袜机,租赁152台,并打出了自主品牌“棉小妹”。

    纳米纤维袜、大豆纤维袜、竹纤维袜、铜纤维袜、阻燃纤维袜、发热纤维袜、绢丝袜、钓鱼袜、滑雪袜、五指袜、压力袜、抗菌袜、隐型袜、商务袜、儿童袜……在园区产品展示厅内,“风情万种”的袜子让人目不暇接。

    2013年,辽源电子商务园区在袜业园成立。电子商务园与包括天猫(淘宝)、唯品会、京东、1号店、亚马逊在内的多家电商平台进行接触与合作,促成电商与袜企联姻。值得一提的是,自去年4月阿里巴巴辽源产业带上线运营以来,已有近500户企业与电子商务园达成合作意向,开设网店千余家,去年底至今,线上销售达10亿元,电商平台为辽源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新动力。

    在电子商务园区大厅内,四台显示南方电商现场、园区资源状况、企业家微信群实况和袜机、原材料、物流数据系统的大屏幕吸引了记者的眼球。“大家可以通过屏幕看到行业电商的实时数据,有助于企业进行横向对比,依次制定生产、销售计划。”园区党委书记朱贵新介绍道。

    开发新渠道,不忘老顾客。自2012年起,辽源市每两年举办一届国际袜业交易会,海内外袜业的生产商、采购商汇聚一堂,将“中国棉袜,辽源制造”的口号传遍世界。如今,辽源不仅拥有在国内叫得响的欧蒂爱、天马松鹤、企鹅米尔等品牌,还与阿迪达斯、彪马等多家国内外企业合作生产,形成了“南诸暨,北辽源”我国袜业生产新格局。

    中国棉袜,辽源制造——对东北袜业工业园来说,已不再是梦想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